北京同仁堂“守护”系列再升级:2025年聚焦“好状态‘虚’要守护”

2025-10-14 15:29:38 | 阅读量:29691

作为百年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的“守护”系列品牌营销已步入第三年。这一系列通过持续的情感渗透和精准的内容策略,成功构建了传统品牌与当代消费者的深度对话。2025年,同仁堂再次创新推出“好状态‘虚’要守护”主题营销,标志着这一经典系列进入更加精准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

三年守护之路:从情感共鸣到精准关怀

回顾前两年的探索,2023年“36.5度守护”以前疫情时代的情感关怀为核心,通过三个温暖故事传递品牌温度;2024年“背包里的守护”则将产品融入骑行、旅行等生活场景,展现中医药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两年来的成功实践为品牌积累了丰富的传播经验,也为2025年的策略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营销创新:精准定位与专业突破

今年,同仁堂推出六支TVC广告片,以“好状态‘虚’要守护”为主题,首次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双重细分,分别针对30岁、40岁、50岁的男性和女性群体,推出六味地黄丸和归芍地黄丸两款产品。

这一策略体现了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六味地黄丸面向男性的三支广告中,30岁职场状态不佳、40岁夫妻生活不和谐、50岁带孙子力不从心的场景设定,精准捕捉了不同年龄段男性的健康痛点。而归芍地黄丸针对女性的广告,则聚焦30岁头晕耳鸣、40岁无名火烦躁、50岁腿脚酸软等典型问题,展现了对女性健康需求的细致关怀。

三年守护之路:从情感共鸣到精准关怀

2025年系列的最大突破在于,勇于直面“肾虚”这一传统敏感话题,并以现代、科学的方式进行诠释。广告片通过真实生活场景的展现,将“肾虚”重新定义为影响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常见问题,打破了大众对这一概念的刻板印象和回避心理。

这种直击痛点的沟通方式,既保持了中医药的专业性,又符合当代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需求。每个故事中,产品不再是生硬的推销道具,而是自然融入生活场景的健康伴侣,体现了品牌“治未病”的核心理念。

线下大曝光传播:从地铁通道看到健康的不同阶段

为了更好的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群体,北京同仁堂在国庆假期间选择了在北京地铁这一覆盖千万级城市主流人群的黄金媒介做重要传播。覆盖东单通道、国贸大屏通道等高曝光发生场景,进行高密度的广告投放。

早高峰时段重点推送面向30、40岁的奋斗者广告,为通勤路注入一份健康关怀;晚高峰及全天时段,则全面展示三个年龄段的系列内容,形成强烈的视觉叙事。当来往乘客穿行于地铁站时,仿佛步入一幅描绘当代人群像的健康画廊,总有一个病症场景能直击内心,引发“这说的不就是我吗?”的强烈共鸣。这种场景化、沉浸式的投放方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品牌曝光,更让健康话题成为假期地铁乘客的焦点。

品牌传播的持续进化

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数字时代中,北京同仁堂精准洞悉消费者的获知渠道及特点,并执守“长期主义”的传播哲学。自2023年起,我们便前瞻性地锚定“守护”这一品牌核心精神,并非将其视为单次战役,而是作为一场可持续、可进化的品牌叙事工程。

我们摒弃了流量的短期喧嚣,选择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的北京地铁作为品牌主场。连续三年,我们通过“守护”系列的创意迭变,精准触达30至50岁的社会中坚力量。这一策略,本质上是将百年品牌的时间资产转化为与时俱进的沟通势能。它实现了从“广而告之”到“心领神会”的升华:让每一位乘客在步履匆匆间,都能感受到一份来自北京同仁堂的、静默而恒久的陪伴。我们不仅成功守护了国民健康,更在用户心智中,牢牢守护了同仁堂作为时代同行者与健康基石的无可替代的品牌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