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风采 | 鬱林缓行录

2025-06-23 17:28:22 | 来源:人民传播-人报融媒 | 阅读量:84727

暮色浸透十字街砖缝时,远处的琉璃飞檐正将最后一缕霞光捻成金线。骑楼下的青石板沁着白日的余温,牛巴店老板老陈拎起竹匾晾晒肉脯,油脂香裹挟着茶泡摊的冬瓜糖霜,在骑楼廊柱间搅出甜咸交织的晚风。穿人字拖的阿婆支起酸嘢摊,玻璃罐里泡着的辣椒味青芒果浮沉摇晃,勾着行人驻足。

华灯初上的南流江北岸总带着市井的妥帖感。穿校服的少年们盘坐在老榕树根下,冰镇绿凉粉碰杯时的声响,惊碎了洒在南流江上的月光。江边的老伯对着江水拉起了二胡,《雨打芭蕉》的弦音里浮沉着半世风雨,顺着江面水纹荡开,忽被斜刺里冲出的外卖电动车的喇叭声截断,牛腩粉的香气从外卖骑手的保温箱里飘散,正撞碎在桥头糖画老手艺人新熬的麦芽糖浆里。老手艺人舀起糖浆,手腕轻抖便游出一条晶亮的龙,它还凝着热气,就已被穿汉服的女孩捧去与奶茶店合影。

沿江长廊的舞曲在夜色里舒展腰肢。身着统一舞蹈服饰的阿姨们踩着《采茶扑蝶》的鼓点,绸扇翻飞处,鬓角银丝与广场射灯的光束缠绕成网。遛弯的老夫妇也停下来围观,阿公贴在耳畔的半导体收音机响着桂剧《拾玉镯》,咿呀声混着怀旧电流,与露天KTV的流行歌奏成别样的乐章。南岸的灯塔穿透夜色,在云天宫影壁上投出一抹淡蓝,恰似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星火穿越时空,落进今宵的南流江。

亥时的夜市腾起的热气漫过超级青年社区,紫苏炒田螺的镬气与雷公根凉茶的清苦此消彼长。粉摊守夜的伙计支起板凳,砂锅盖掀开一道缝,牛骨汤的乳白蒸汽便顺着砖柱往上攀升。身穿“鬱林”文化衫的监工拐进骑楼暗巷,攥着非遗工坊的图纸匆匆掠过,图纸边角在路灯的照射下,晕染的茶渍仿佛百年茶泡手艺特有的冰裂纹。

子时的十字街开始褪去脂粉。老秦收摊前照例往墙角泼掉半碗牛骨汤,浓香渗入青砖的裂缝,白日的余温尚未散尽。流浪猫正叼着奶茶珍珠跃上非遗工坊的窗台,和粉色的猫咪“阿玉”形成了一动一静的对景。打银匠老周也摘下了直播补光灯,将未完工的吊牌塞进祖传的锡茶罐,罐底还藏着半枚1997年端午龙舟赛的铜纽扣,碰出了清响。

玉商文化公园的造型铜币也卸了妆容,保安巡逻的手电光扫过“岭南美玉”题字,折射的光线漫过青石基座上的露水。穿唐装的行人走过空荡的长街,布鞋底摩擦青石的沙沙声,应和着二十四小时便利店自动门的电子提示音。从别处移栽的老树在公园里沙沙作响,嫩叶接住坠落的霓虹光斑,在叶脉间流动。

晨雾未散,生料粉店的剁肉声在残夜中响起。老陈把新制的牛巴铺满竹匾,肉脯纹理间有着祖传秘方的味道,在晨晖中交织出奇妙的纹路。穿工装的老师傅蹲在骑楼墙根,水泥灰浆修补的砖缝里,昨夜糖画滴落的残糖正与苔藓争夺着晨光。当卯时第一缕阳光掠过万花楼重檐,十字街的二维码收款提示音应和着南流江畔船只的汽笛声,泛起粼粼微光。

南流江在此刻舒展腰身,将一切景象温柔揽入湿润的怀抱。这座把岭南古韵刻进骨血的城市,终是带着千年古州赠与的华彩,在向海而生的晨光里,踏出了自己的韵脚。(陈沛贤)

 

责任编辑:章晶